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技術
封堵左心耳 預防心源性腦卒中
發布者:系統主管 發布時間:2015/07/21
劉阿姨2年前因心房顫動發生心源性多發性腦梗塞導致一側肢體功能障礙,經治療后恢復良好,雖然長期服用心腦血管藥物,也不能擺脫再發腦梗塞的風險,經過我院心血管內科專家充分評估,決定為劉阿姨采用最先進的左心耳封堵術,以有效遏制可能再發的心源性腦卒中風險。
2015年7月9日下午13:30,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介入導管室近10人的醫療團隊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一臺特殊的心血管介入手術。術中患者僅需在右側腹股溝處的股靜脈穿刺一個針眼,在X光影像及經食道超聲監測下經股靜脈途徑輸送左心耳封堵器到達心臟指定部位,術后第一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動。
心血管內科心律失常專業組張愛東教授、郭軍副教授及陳小明主治醫生采用Watchman封堵器成功堵住了劉阿姨的左心耳,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再發腦梗的風險,該手術在德國柏林心臟中心李勁宏教授的指導下完成,麻醉科李雅蘭主任為患者術中麻醉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心血管內科超聲室徐宏貴主任采用術中經食道心臟彩超監測為手術細節提供可靠指導。
房顫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非瓣膜病房顫所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90%栓子來源于左心耳,左心耳是胚胎發育期遺留的左心房殘余組織,一旦發生房顫,血液極易在這個部位形成血栓。房顫導管消融由于不適合高齡的房顫患者,加上存在一定的復發率等因素,適合導管消融的房顫人群有限;絕大部分患者需要口服抗凝藥來預防血栓形成,預防腦卒中,但是,由于華法林需要終生服藥,全程都存在出血的風險等局限性;新型口服抗凝藥的價格昂貴,長期使用也有一定的出血風險,限制了口服抗凝藥的規范與普及使用。左心耳封堵技術使用特殊植入裝置封堵左心耳可以減少90%的血栓栓塞的來源,大量臨床驗證,被證明在房顫患者腦卒中預防方面優于華法林,2014年被中國CFDA批準用于臨床。該技術一次手術治療,免除患者終生服藥的不便及潛在出血的風險,有效預防心源性血栓栓塞的并發癥。
左心耳封堵術中
心律失常專家團隊合影(前排中為德國柏林心臟中心李勁宏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