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功案例
拖三年翻兩倍大!9歲男童甲狀腺結節發展為甲狀腺癌
發布者:系統主管 發布時間:2022/08/11
部分人認為甲狀腺結節“沒有什么大不了的”,當發現患有甲狀腺結節,常持有一種“無所謂、沒必要、不至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去處理,甚至選擇忽略,但這樣處理真的正確嗎?實質上,這是一個醫學認知誤區、也是雷區。近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小兒外科王見雪醫生接診了一名9歲男童,被查出竟患有甲狀腺右葉嗜酸細胞性甲狀腺癌。
拖了三年才就診 結節大小翻了兩倍
9歲的樂樂(化名),是一名健康活潑的小學生。3年前,其父親發現,樂樂頸部右邊靠前面部位有一個小結節,摸起來有桂圓核大小,不痛不癢,家人也就沒有把它當回事。這三年來,小結節竟然長大了兩倍。上個月,家人帶著樂樂在當地醫院做了CT檢查,結果顯示,樂樂右側甲狀腺葉彌漫性增大,大小約2.6×2.5×2.5cm,比一般成年的結節都大。為尋求最佳診療效果,他們轉至普外科,找到甲狀腺治療領域的權威專家王存川教授。
王存川教授表示:甲狀腺結節在中青年人群中的發病率較高,且以成年女性居多,兒童患病的情況較為少見。這位小朋友只有9歲,又是男性,違背了常規發病概率。根據《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表明,年齡越小,惡性概率越大。成人甲狀腺結節的惡性率不足5%,但兒童達26%,是成人的5倍,加上樂樂的結節大小遠超于一般成年人。
手術治療是首選 經乳暈入路不留疤
“甲狀腺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笨紤]到樂樂處于成長發育關鍵時期,為最大限度降低術后心理影響,王存川教授決定采用經乳暈入路的腔鏡術式,疤痕小而隱秘,美觀度高。
9歲小朋友的甲狀腺手術,與成年人有何不同呢?王存川教授解釋道:這類手術很考驗水平。首先考驗的是麻醉水平,小朋友使用的是最小號的氣管插管,它只有一支筆粗細,成年人的管子有三到四支筆粗細,做到精準麻醉難度很大。其次,考驗創造手術空間的水平。小朋友皮膚非常薄,經乳暈進入,在皮下穿行時,既不能把皮膚捅破,又不能捅深傷及肌肉,力度把控要求很高,深淺適宜,沒有豐富的手術經驗是做不到的。最后還考驗切割水平。小朋友脖子比成年人短,手術器械大部分是供成年人使用的,在切除腫塊時,如果是成年人,就好比用筷子夾肉丸子,但在小朋友身上手術猶如筷子夾綠豆,稍有不慎就出現出血。沒有多年沉淀,很難做到快與準。手術一個小時就結束了,腫物被完整切除。
切片結果顯示,該結節為濾泡狀腫物,臨床診斷樂樂患有甲狀腺右葉嗜酸細胞性甲狀腺癌。
兒童甲狀腺結節莫忽視 這些癥狀要警惕
術后當天,樂樂能自如下床走動,喝水說話均沒有問題。樂樂爸爸心中大石頭終于落地,他懊悔地表示:“都怪自己沒把甲狀腺結節太當回事,好在王存川教授團隊出手相助?!?/span>
術后病理結果顯示為惡性,但值得慶幸的是,手術切除腫物后幾乎可以達到根治效果,主管醫生王見雪表示:后續不用放療化療,需要定期檢測甲狀腺水平,并根據實際調整用藥劑量。術后第四天,樂樂順利出院。他開心地表示:“沒有什么不舒服,吃什么都很香?!?/span>
目前,兒童甲狀腺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確,通常被認為與遺傳和因素有關。王存川教授呼吁,如果家里小朋友出現脖子增粗、有觸痛感、頸部顏色加深,身體長期處于高代謝出汗狀態、體溫常年比其他人高、心率加快等問題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通訊員:周曉杏 張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