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技術
我院開設心臟血管外科 完成首例心臟微創二尖瓣成形手術
發布者:系統主管 發布時間:2016/06/27
花季般絢爛的年華,正是應該在寬闊明朗的教室里努力學習,開闊前程,暢談理想,在感嘆青春絢麗多彩的時候,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小蓮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22歲的暨南大學女碩士研究生小蓮(化名)因反復發熱入院,診斷為“感染性心內膜炎,二尖瓣腱索斷裂并重度關閉不全”先后入住我院中醫科和心內科,進行抗感染治療和心衰糾治,經強力抗生素治療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二尖瓣返流仍十分嚴重,心衰癥狀一直非常明顯,心功能只有4級,也就是說,小蓮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休息時亦有心衰的癥狀,體力活動后加重。
要控制病情就需要手術,4月5日,醫生告知小蓮及其家屬,即使除去醫保的報銷部分,仍需要十余萬的手術費和術后治療費。小蓮的父親年事已高,七十多歲的老人家都無法乘車前來探望重病的女兒;她的母親也只是一位普通的超市員工,為了照顧臥床的女兒,她請了長假前來廣州日夜看護。小蓮是家中獨女,更是兩位老人唯一的希望。暨南E慈善會得悉此事后,啟動 “月行一善”基金和專項募捐,資助小蓮師妹29000元。
多次全院大會診制訂治療方案 高難度手術達到最佳手術目的
院領導、醫務部高度重視,醫務部先后組織了四次全院大會診,調整用藥方案,會診專家一致認為患者病情危重,單純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必須通過完全矯治二尖瓣關閉不全后才可控制心衰,挽救生命。
由于小蓮疾病消耗,體質非常虛弱,循環系統感染嚴重,心功能極差,圍手術期風險非常高。院領導高度重視救治工作,醫務部主持協調各相關科室做好圍術期準備工作,心內科、感染科和呼吸科術前強化抗感染治療、控制心衰并加強營養支持治療,為患者創造一個較好的手術條件;輸血科克服困難準備了充足的血小板等血制品;設備科、麻醉科、手術室在最短時間內調配了專用的手術設備、器械和耗材;ICU西區準備好一間專用病房和術后救治小組;胸外科全程提供技術支持;麻醉科組建了專門的心血管手術麻醉小組。心臟血管外科在匯總各??茖<乙庖姾?,考慮到患者是年輕女性的特殊情況,充分預估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于術前精心制訂了三套手術方案,并根據預案做好技術設備耗材準備,對術后繼續救治也做出相關預案。
5月23日,由心臟微創外科中心張曉慎主任醫師帶領團隊在全麻外周體外循環下進行手術,在手術當中,根據病情和患者特殊情況,選擇了首選方案也是技術要求最高的方案-二尖瓣成形手術,在腔鏡下進行二尖瓣成形是屬于國內外心臟瓣膜外科領域最高難度手術之一。術中張曉慎主任在完全胸腔鏡下進行了二尖瓣人工腱索重建、人工瓣環植入及瓣葉成形手術。手術歷經3小時,其中心臟停跳時間80分鐘,最后順利完成手術,在術中經食道心臟超聲和術后24小時經胸心臟超聲檢查均顯示二尖瓣返流消失,達到最佳手術目的。
患者術后轉入ICU,2小時后清醒,5小時后拔除氣管插管,36小時胸腔引流僅30毫升液體?;颊咝g后心衰癥狀明顯改善,術前嚴重氣促等心衰癥狀完全消失,術后3天就完全自主活動。按國際感染性心內膜炎診療指南,術后繼續予抗感染治療3星期。由于采用的是微創手術,僅在患者右側胸壁留下3個很細小的疤痕,避免了常規開胸手術容易發生的胸骨愈合不良等并發癥?;颊咝g后康復期復查心臟超聲,均未見二尖瓣返流,手術效果非常好,于6月17日順利出院。
我院首例心臟微創二尖瓣成形手術現場
微創二尖瓣成形術效果佳恢復快 顯著提高生活質量
心臟外科手術是心臟瓣膜病治療有效的治療手段,包括瓣膜成形術和瓣膜置換手術,即使目前人工瓣膜制作工藝日益完善,但自體瓣膜仍然是最合適的心臟瓣膜,而且二尖瓣成形術后患者無需終生抗凝,避免了日后生育期間由于抗凝導致的并發癥,對患者日后學業、工作、生活質量均有極大的獲益。微創二尖瓣成形術效果確切,術后恢復快,較傳統手術顯著提高生活質量。全胸腔鏡下的二尖瓣成形手術在國內外尚未廣泛開展,本例患者救治獲得圓滿成功標志著我院心臟微創外科中心的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也反映了我院多科室協同救治危重患者的能力達到新的高度。
專家簡介
張曉慎,現任心臟血管外科、心臟微創外科中心主任,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擅長:微創外科技術在心外科手術的應用。對心臟瓣膜疾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心律失常消融等心血管疾病疾病的外科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出診時間:星期二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