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56個“學雷鋒日”。每年這個日子前后,48歲的李高明都忙得不亦樂乎,或在全國各地舉辦雷鋒題材藏品展,或輾轉古玩市場淘寶。在收藏雷鋒題材藏品方面,無論數量還是種類,李高明在全國的私人藏家里面都是名列前茅,6000多件藏品讓人嘆為觀止。

李高明展示他珍藏的雷鋒題材袖珍連環畫。

李高明整理雷鋒題材連環畫。
在李高明收藏的雷鋒題材藏品陣容里,其品類有畫像、書籍、郵票、宣傳海報、報紙、像章、題詞、唱片、茶杯、明信片、雷鋒勛章等,僅雷鋒題材的連環畫版本就有150多種。
李高明,湖南邵東人。從小喜歡連環畫和字畫,1991年開始收藏連環畫、票證、字畫、錢幣、紅色藏品等品類。他收藏的紅色題材藏品達1萬多個品種,20萬件,字畫300多幅。雷鋒題材藏品是其中的一種。

1963年3月2日《中國青年報》刊登的雷鋒題材連環畫。

上世紀60至70年代的雷鋒題材茶杯。
李高明曾兩次將自己的部分藏品捐贈給雷鋒紀念館。捐贈的藏品中有發行量比較少的維吾爾文《雷鋒的故事》、朝鮮文《雷鋒日記》以及英語版《雷鋒日記》等。鑒于李高明數十年致力于對雷鋒題材藏品的收藏、整理與研究成果,長沙市望城區雷鋒精神研究會聘任他為研究員。

哈薩克文、新哈文,維文、新維文、蒙文、藏文、朝鮮文等珍稀民族文字版本的雷鋒題材書籍。

繪制《共產主義戰士雷鋒》連環畫的畫家在連環畫上親筆簽名。
“這些藏品將來都會是社會的,捐贈也是我向雷鋒學習、奉獻社會的一種回饋方式。雷鋒,這么一個普通戰士的名字已成為幾代中國人的共同記憶,學習雷鋒,已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標志性、持久性活動。”李高明說,雷鋒精神如一座燈塔,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前進的腳步,溫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內心,凝結為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精神財富。

1965年發行的郵票。

黃永玉木刻封面雷鋒頭像并親筆簽名書籍。
在長沙岳麓區湘許嘉園的家里,李高明向記者展示了少部分雷鋒題材藏品。兩本規格均為寬6.5厘米、高7.5厘米的袖珍連環畫是李高明珍藏的寶貝。它們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北京印刷廠制版印刷?!秾W習雷鋒叔叔》于1964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謝謝雷鋒叔叔》于1964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據悉,這兩本袖珍連環畫是雷鋒系列連環畫里最小的連環畫,印刷量很少,經歷數十年風雨洗禮之后,能完整地保存至今,彌足珍貴!

十分罕見的雷鋒題材袖珍連環畫。
2007年,李高明在北京潘家園一家古玩店驚訝地發現這本《學習雷鋒叔叔》,他收藏了5萬多冊連環畫,是第一次看到規格這么小的雷鋒題材連環畫。當時店主要價很高,這本標價6分的連環畫最終以400多元的價格成交。另一本《謝謝雷鋒叔叔》是2010年由一位收藏界朋友幫他淘到的。“為什么規格這么小?可能出版社當時為了吸引孩童閱讀興趣,試探性地印刷了一些,印量很少。”
李高明最大的心愿是由政府修建一個收藏館,將他的藏品分門別類展出,讓它們發揮更大的精神傳播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