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懼前路難?彼方尚有榮光在。
疫情再久,久不過滿滿溫情的時光永恒。
防疫再難,難不倒夙夜相守的平凡英雄。
5:00 披衣忙起,心念社區
早上5時,51歲的楊娥還沒等鬧鐘響鈴便自然醒了,先是看了看志愿者的微信群有無緊急情況,然后匆忙披衣、熬藥。作為芙蓉區東屯渡街道揚帆社區的雷鋒志愿者,楊娥生怕遲到誤事,所以把平常的熬藥時間提前了兩個小時。從未掉隊、永不后退,楊娥像一個老戰士,守著她的社區家園。
7:00惜別小兒,奔赴崗位
早上7時,岳麓區西湖街道龍王港社區宣傳專干陳敏,在工作中主要負責文明創建、網信、宣傳工作,孩子尚幼,只能托付給家人。“作為母親,當然會害怕自己在工作中被隔離,不能回家喂孩子??蛇€是因為作為母親,要懂得言傳身教,所以沒有退縮一辭。”陳敏堅定地說。
9:00 急難時刻,相待如親
以鄰為伴,與鄰為善,急難時刻,相待如親。疫情期間,家中老人不慎摔傷時,居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社區。芙蓉區定王臺街道走馬樓社區黨委書記丁娟接到電話后,立即安排社區工作人員聯系湘雅附二醫生,并隨同醫生一同上門將老人攙扶下樓送往醫院。
11:00 相聚如火,暖如正陽
“能夠聚集現在的年輕人加入志愿者隊伍,我很欣慰。”天心區赤嶺路街道芙蓉南路社區滿天星志愿服務隊負責人楊玉燕言道。巡查主次干道,洞悉防疫大事小情;走訪9個小區,了解居民所需所想。64歲的楊玉燕帶著滿天星志愿服務隊的伙伴們定時巡邏,督促紅黃碼人員向社區報備、督促物業做好一天三次消殺、招募應急中青年隊伍……他們就像正午的暖陽,在社區發光發熱。
13:00 立足職業,護送一程
“麻煩掃一下場所碼,戴好口罩,上車請系好安全帶。”天心區赤嶺路街道廣廈新村社區的愛心“的哥”吳奎淡淡的語氣里有從容、有溫暖,抗疫期間,他忙著護送學生、家長進行核酸采樣。“疫情之下,我能做的就是從本職工作出發,做力所能及的事,讓每一段行程都安全。”
15:00 四季流轉,心暖花開
不辜負春花爛漫、陽光正好。疫情的陰云未能擋住向陽的心。芙蓉區五里牌街道燕山街社區宣傳干事甘超用自己的攝影技術給居民帶來一場春日視覺盛宴,不能出門的時候,就一起“云賞花”。他說:“心志要堅,意趣要樂。再多苦難,也會春暖花開。”
17:00 一朝從軍,此生護民
信手拈來的從容,都是厚積薄發的沉淀。連續4天轉送集中隔離對象,他沉著鎮定、忙中有序;安撫隔離人員的情緒、解決隔離期間的難題,他著眼大局、不棄微末。他就是岳麓區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區協管員王智。作為退伍軍人,他退伍不褪色,“一朝從軍,此生護民。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保持軍人忠誠、擔當、奉獻的底色。”王智說。
19:00 “疫”線巾幗,柔中帶剛
3月的傍晚,尚有涼意,可她卻忙得冒汗。45歲的青倩是岳麓區桔子洲街道師大社區流動人口協管員,從事社區工作已經13年了,她向來果斷麻利,做起工作來有幾分豪氣,但談及女兒的時候,還是眼泛淚光,“連續3周堅守崗位,真的很牽掛孩子們。家人很支持我工作,女兒們也很懂事,這讓我很寬慰、很踏實。”每到吃飯休息的時間,她便趕緊打開女兒的視頻叮囑幾句,然后再全情投入工作。
21:00 真心不離,時光不棄
隔離,并不是冰冷的字眼,真心無隔、同胞不離。當雅禮學子被送往定點隔離的酒店,隨之相伴的還有一群可愛的人。雨花區黎托街道黨工委委員、組宣委員王庭松介紹,街道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在隔離點設置了內場和外場2個工作組。內場安排27人,負責安保、酒店服務、醫療衛生3個小組,在酒店內閉環工作;外場安排9人,負責物資輸送、環境維護、場所消殺、寬帶提速等,保證所有物資零接觸。
23:00 有你寬慰,此夕無愁
芙蓉區韭菜園街道軍區社區書記徐香從居民區巡邏回來路上,接到了居民傾訴的電話,她寬慰道:“您放心,居家隔離不要緊,我們會安排人給您送糧送菜,上門做核酸檢測。您心里不踏實就給我打電話,我會一直開機,什么時候我都會接您電話。”
1:00 中宵未眠,伏案統計
困難冰冷,難涼熱血。打電話、記信息、錄系統……忙到臉微紅,不覺涼夜深。芙蓉區人大常委會委員、韭菜園街道蓉園社區第一書記賀芳略顯憔悴,但精神抖擻。“哪敢犯困,統計數據、錄入系統這么重要的事情,再累也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她有些散亂的頭發、面容的倦色、眼里的血絲,在此刻被這閃耀的精神照得黯淡了,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專心致志的優秀女性。
3:00 五更風寒,好在心暖
在月夜,守望一條路,掃凈一條路。這是53歲的吳群紅從事環衛工作的第16個年頭。對于這條路、這路上的燈、這燈下昏黃的暖意,她是眷戀的。清潔芙蓉,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心愿。掃去路上的塵,也拂去心里的霾,即使疫情來襲,家,總要干凈整潔。
疫情冷漠,但人生滾燙。
前路漫漫,但相伴相守。
他們,立足于本職,純粹于此時。
跟著光、靠近光、成為光、散發光。

